经过几年的推广,手机扫码支付已经成为“老少通吃”的主流支付方式。记者通过走访了解到,当前“扫码”支付在零售、服务等传统实体领域的支付比例快速上升,多数受访店铺表示扫码支付比例占5成以上,逐渐取代现金和刷卡模式。不仅如此,扫码支付近期还在消费领域催生出很多类自助经营业态,并加快线上线下资源的有效转化。
手抓饼摊档9成客户使用扫码支付
二维码普及时间不到两年,不过在梅州市民的消费生活里,大到购买家用电器、家具,小到从便利店买瓶矿泉水,到菜市场买一根葱,都可以进行二维码支付,几乎实现衣食住行全覆盖,而且使用比例越来越高。梅龙路“名尚进口店”,销售员管女士表示开店两三年左右,感受到使用扫码支付的人群有很大变化。她说:“使用人数逐年增长,现在可达到6成左右。从最开始的大部分是年轻人使用,到现在很多四五十岁的人也会用手机支付。”
港角照相馆的员工就说,店里现在使用手机支付的客户可达到一半以上,使用pos机支付的客户明显减少。特别是提供手机支付后店内销售额有明显增长,因为客户感觉更方便,随时随地可以进店照相。
记者在百花洲市场走访发现,几乎每个店铺都在买单柜台上张贴有二维码。从最开始的服装店、餐饮店开始大量普及手机支付,现在整个市场甚至每个流动摊档都设有扫码支付。按照罗记烧腊老板娘刘阿姨的话说,“扫码”会传染,从一家变成很多家,到变成每一家。
刘阿姨的熟食烧腊档也可以“扫码”支付,她告诉记者:“我是2015年7月开始使用扫码支付,是整个百花洲市场内最早使用的商家之一。在外面读大学的儿子接触到了这种支付方式,认为梅州几年后也会普及,于是帮我制作了付款码贴在店内。”她说,“扫码”的人多是年轻人,但来这里买烧腊的多是中老年妇女,比例不太高。
同样是做食品生意的廖小姐档上的支付比例却出奇的高。廖小姐告诉记者:“我卖手抓饼,手机支付的客人达到9成以上,因为来买手抓饼的大多是年轻人。如果客人使用手机支付,不用再匀出手来收钱,明显提升工作效率。”
扫码自助体验正在一波波兴起
扫码技术的推进,使得自助服务终端越来越多。在2016年,自助买单设备在本地卜蜂莲花超市中出现,帮助顾客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传统超市、便利店结账排队的“痼疾”,节省单个消费者的等待时间。今年,各县共享单车上线,市民可以通过扫码自助获取单车的使用权。
不仅如此。近期一批依靠扫码支付产生的自助体验,在梅州各大商业综合体试水。通过扫码,市民可以自助洗照片买电影票,可以购买零食饮料,还可以享受按摩服务,体验唱K录音等,记者走访发现,为这些新东西来体验的人还真不少。在万达,体验者陈小姐告诉记者:“因为逛街累了,过来这边放松一下腿部和颈椎,价格比较合理,可以通过扫码在系统上选择5分钟或者12分钟的按摩时间,而且整个过程中,手机页面都会有计时服务。”
而商业综合体里的“咪哒”“友唱”也聚集了一些学生参与,在这种类似录音棚的小房子里,配备了空调、录音、点歌等设备,顾客可以通过扫码连通系统,点歌并完成支付。唱完歌之后,后台会自动将顾客的唱歌录音发送至手机端。目前每首歌的价格为4元,同时也可以按照时长收费,每小时35-50元。
万象汇中影负责人陈先生告诉记者,他们在和厂家合作经营现在放置在电影院里的按摩、友唱等自助服务,目前大家在试行的阶段。目前,受到楼下KTV影响,友唱的人流量较少。尝试按摩的人会比较多,通常是在等待看电影的时间里,顾客会去尝试。按照后台数据显示,晚间七点半开始就是这些自助体验的黄金时间。
而设在万象江山一楼网咖旁边的自助唱K系统,访问人数就显得比较少。老板林先生告诉记者,目前这几台系统的月盈利大概为3000元左右,由于是新设备,又没有多少宣传,使用情况并不乐观,往往还不够支付设备所占用的店面租金。
减少人力优化流程是商家最大福音
无人零售旋风的蔓延与实体零售近年来遭遇的经营困境不可分割。线下门店的租金、水电、人力等成本不断攀升,使其更难与电商进行价格上的较量。要降低经营成本,无人零售显然是一个很好的选择。不过,市场上涌现出的这些新生事物究竟能不能被普通消费者认可,并为实体零售业带来福音呢?
今年,在客天下尝试“无人售菜店”的经营者陈剑明告诉记者,虽然因为选址问题,青菜的销售数量有限导致店铺亏损而关闭。但是从整个运行情况看,这种模式还是很值得推广的。“事实证明,在完全依靠自助终端销售蔬菜的情况下,偷盗的行为不多,而且有效地解决了人力成本高的问题。但是,无人零售对于店铺选址和商品种类的要求较高,整个市场的接受能力还在培育阶段。”他认为。
“电影院新增扫码按摩、扫码唱k等自助体验服务,由于没有服务人员,具备独立性,也更加私密,无疑让综合体商品服务有了更多的选择。”万象汇中影负责人陈先生分析:“如果按照以前的方式,专门有个人看着的话,还要涉及到两班甚至三班人。启用自助服务后,雇员人数可以减少三个人左右,三个人的人工成本社劳保五险一金加上去一个月要一万多。”
而在电影院设立的自助取票终端,不仅解放了前台,让大家不用挤在一起排队买票,对于管理者而言,通过现代化的智能管理,提高了售票的效率,同时也优化了消费者的流程体验